考研向来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激烈战斗,尤其是今年,首次出现了二次考研生比重超过应届生的情况,甚至不乏三站以及想要提升自己的工作党,不论是笔试还是复试,二本同学们都即将面临越来越卷的考研现状,怎么办,难道只有死路一条了么?
有的同学可能不服气,说你这是学历歧视啊,凭什么说二本同学考研就是“死路一条”呢?
第一、复试时学历吃亏。就说这个问题。很现实。
在面试时,如果同时面对初试分数相同的985学生和二本学生,你是老师,你会想要哪个?更别说,有的学校本身就歧视双非考生了……
第二、择校时眼高手低这个问题,大多数二本同学都犯过,
人嘛,都心高气傲,更别说因为高考发挥失常,离一本线只差几分的同学了,心有不甘的他们,大多在考研时都会选择成分较高的学校,比如,非985、211不选,但由于本科院校学到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往往结果败北,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第三、相对懒散的学习氛围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
但对比高校而言,普通二本的学习氛围真的相差很多,不仅是自制力方面,还是主动学习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懒散、意志力薄弱的同学,在考研自习室里都很常见。
第四、硕士点、推免名额有限这个问题,
也是不少同学想要考研的重要原因。因为,很多二本院校没有推免名额或者硕士点,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增加了上岸成本,了解考研的同学都清楚,能保研就不要考研!跨校考研难度比考本校研究生大得多!
面对这些障碍,二本考研就更像是一场翻身之仗。于是很多同学就开始变得很慌,他们急着想要跳脱出去,所以暗自计划用考研来实现逆风翻盘。更渴望找到一条能够快速突破的“捷径”。
那有没有什么“快速提分秘籍”啊?甚至还开始打听参加各种“保过班”,他们把考研当成了“考驾照”一般,期望能够短时间达到逆袭,各种上岸学长学姐的资料被卖到高价,真的太荒谬了,同学们!这样,只会把路越走越窄,越走越偏啊!让你越来越焦虑和迷茫而已。
就问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大脑运作是一样的吗?不是啊,他们的上岸笔记只适用于他们。
如果你暑假期间真的想弯道超车,我建议你要这样做!
1.拒绝仪式感
有的同学非常喜欢整理,学习资料收拾的井然有序,记号笔一定要用不同的颜色标记的像板书一样,背书、做普通的练习题一定要用记录时间的手机软件记录时长,非常仪式感,有的同学还喜欢在书桌上点香薰蜡烛,增加氛围感,喝杯咖啡清醒一下,写好今天要完成的计划……
对此,我真的想跟同学们说,过度的仪式感除了自我感动以外,你要知道学习就是自我掂量的过程,千万不要为了营造一种勤奋的假象,松弛感可以用,但考研期间也不要过度松弛,毕竟,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不需要全套的荧光笔,练习册和参考书也是够用就行。你多看一页书,也许就能多碰到一个知识点。
2.拒绝内耗
没错,不要一直盯着别人看到哪里,学到哪里了,一定要有自己的节奏,不然你很容易被别人的进度带偏,然后疯狂赶上,学得又吃力又没记住。因此陷入间歇性的内耗之中,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可是,学习不是一个求量的过程,而是求质的过程。你只需要保证,你学过的知识点你都掌握了,你的学习计划都是在稳步进行就可以了。
记住,稳住就是胜利的前提!
3.夯实基础
因为对于二本生来说,基础知识可能相对薄弱。所以,我们首先要把基础题的分全部拿到,不要好高骛远,追求全部都精通,相信很多考研老师都说过把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弄清楚,就够了。
多做真题,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以及命题规律,对于错题,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不是摘抄完错题就翻篇了,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二本同步尤为重要。
其实,这些年看着一波波考研学生,我逐渐看清,考研真的没有什么所谓的“捷径”,它没有投机取巧,唯有“踏实努力”这四个字而已。
二本上岸,考上985、211的同学也不在少数,他们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成功上岸。
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背单词、读课文,白天认真上课、复习,晚上做真题、总结错题。整个考研过程中,他始终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的。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耐住性子,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不要好高鹜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自己的努力终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