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志愿填报是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

到底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我从三个不同角度考虑如下:第一个角度理工科,综合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农业类大学,不一定有很大差别,985不一定就比211好【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北京科技大学(211院校)是A,好于北京理工大学(985院校)的B+)】双非不一定就没有强势学科【比如:广东工业大学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为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为B+;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为B……】。

而人文社科类的学校,不管你怎么说,在很多场景下,985就是比211的通行证硬气一点,211也基本比双一流更硬气,双一流至少好于普通本科……

经济、法律、管理、艺术,这4个“不限选科”的门类,在现实中,是存在“门派”的说法的,你学的什么专业,很重要,你在哪个学校学的这个专业,同样重要,你师从于谁,也很重要……所以,你既要选择自己毕生从事的专业方向,又要适当选择学校、导师。

第二个角度:如何能让孩子的路走的更宽,是我们稍微花一些精力,能够把握的,而就业更多的是受到宏观因素的直接影响,是我们难以把握、影响、选择的。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路走的更宽?优先选择孩子喜欢而且擅长或有潜力的专业方向。大疆享誉全球,一方面是因为港科大和深圳市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是因为汪滔对这个领域的热爱、坚持和他自身的潜力。

反之,某个专业再好,未来的潜力再大,但我的孩子在这方面缺少潜力、灵感,如何热爱、坚持?

第三个角度:所谓“取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如果我们先考虑孩子的兴趣、特长、潜力,先做一轮筛选、规划之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选择我们认为就业趋势较为乐观的方向,那么,即使我们的预判失准也没关系,至少孩子能做他喜欢且有潜力的事情,挣大钱可能有点难,但做的开心起码是有一定把握的。反之,我们以今天的眼光刻舟求剑,去不惜一切代价“以终为始,就业优先”的话,一旦踏空,那可就不妙了—收入也不高,工作挺辛苦,孩子还不喜欢、不想干,但又难以改行,真正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总之孩子高考志愿的填报,核心价值和最大的困难就在于:选择。选择的困难就在于: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选择模型,并以相应的可靠数据为分析基础,支撑我们依据一定的逻辑,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和最终的决策。帮助孩子做出适合自己一生发展的方向,这是我们这些“第一责任人”最困难的选择,也是责无旁贷的责任。能做出最佳选择的,就是我们自己。大部分孩子都很难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给予一定的参考、支持、帮助;即便是再好的高报师,也只能给予一定的数据支撑,而很难代劳完成我们的孩子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