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基本是从大三下学期的一月份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的10月份出来结果结束。
大一到大三上:
主要是努力学习专业课程,提高绩点排名,拿到不错的六级英语成绩(可刷分),要多参加科研项目、高含金量学科竞赛,争取获奖,打磨一篇高质量期刊论文。1-3月 (大三寒假)
提前搜集院校相关信息。确定想考的院校、研究方向、专业,建议保研外校的可以多了解一些学校。搜集信息时要了解到自己目标院校的名额是只给到夏令营,还是都有呢!可以进行个人简历、个人陈述等文书初稿的准备,还有一定要有一篇高质量参营论文哈
3-5月(大三下)
打磨所需材料,大家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提前准备好资料。尤其是作品集,一个好的作品集是去往学校的敲门砖,也是体现专业水准,它不是两三天就能赶出来的。另外,提早准备的话,如果缺失资料可以尽快补上,免得找不到。
很多学校会在这段时间放出夏令营申请通知,准备好材料报名各大高校夏令营。同时还需要准备面试的内容,具体包括自我介绍、科研成果、英语论文的朗读和翻译等等。
所需材料一般会有:
① 本科前5个学期的成绩单(须加盖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公章)② 夏令营申请表(去各个院系官网下载,其内容主要涉及科研实践经历、论文发表、成绩排名等信息,须打印出来加盖学院和学校教务处公章)③ 个人自述及简历(包括科研经历、学术论文、兴趣爱好、研究生期间研究计划、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④ 推荐信(一般而言需要副教授级别以上的老师填写)⑤ 英语成绩单(四六级成绩单、雅思托福成绩单)⑥ 相关科研竞赛证书、各类科研工作、学生工作等证明⑦ 参营论文⑧ 身份证及学生证复印件
6-7月(大三上)
报名夏令营及开始夏令营。6-7月各院系夏令营名单出炉,7月份陆陆续续开营。有些夏令营开营时间有所冲突,一定要权衡好做出取舍。
夏令营活动一般在一周左右,一般包括参观、讲座、座谈会、课题梳理等等,最后两天可能会有笔试、面试的安排。方便学生更好的了解学校,也方便学校更好的考察学生,进行选拔。
8-9月(大三暑假)
没有在夏令营接受到拟录取资格的同学,准备预推免报名,预报名一般会用1-3天的时间来考核学生,一般是笔试+面试的考核形式。相对的,预推免复试考核比夏令营的难度大。
9-10月(大四上)
国家推免系统在9月28日开放报名。开放报名后,经过前两次保研机会获得拟录取资格的同学,在系统里按照:注册—报名—填报拟录取学校—确认复试—确认录取。这个流程走一遍,保研的整个过程就圆满结束了。
没有拿到拟录取资格的同学,在国家推免系统填报志愿,进行复试,然后录取确认。
在夏令营中拿到对方院校拟录取资格的学生,将得到该院校的预录取通知书,之后补寄相关材料便可获得接收函。通过9月份全国正常推免途径的学生则会直接获得对方院校的接收函。
在获得本院校的推免资格并拿到对方院校发放的接收函后,所有推免生都必须在截止日期前将其提交至本校教务处,具体截止时间一般为10月中下旬,确认录取后,基本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