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学霸小姐姐保研成功逆袭!北京大学MTI+交大高教院双录取经验全公开(含夏令营&面试技巧)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上海211高校,连续三年专业课第一,绩点3.89/4.0,屡次荣获国家奖学金、综合课程奖特等奖、校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全国英语专业四级优秀90分。

科研经历:主持国家级创业类项目,优秀结题。已发表3篇国内学术论文,其一为北大核心期刊。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竞赛获奖:“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三等奖/上海市特等奖,“外研社杯”写作大赛上海市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上海市三等奖等。

Offer: 上海交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商学院,北京大学 MTI

最终去向:北京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我参加的第一个夏令营是在七月份,申请的是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优才夏令营,毫无经验的我有些惴惴不安。

选择高教院是因为平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科研和实践经历,自身对教育相当热爱,想着研究生或许可以跨专业学习些新知识新视野,就兴致勃勃地报名了,并有幸入营。

入营前准备

之前没有系统化地学过教育学知识,我在入营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一是自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学等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对教育学理论有了一个宏观框架的理论支撑;

二是把上交高教院官网每个角落都仔仔细细看了几遍,了解它们的日常学术交流活动、导师和学生风采、主要特色(ARWU大学排名,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期刊杂志(都下载下来一一阅读);

三是常规操作,准备自我介绍和很多相关问题。

夏令营笔试

夏令营前后是三天时间,7月4日到7月6日。第一天到陈瑞球楼,先进行了见面会和学术讲座,老师们为我们介绍学院本身的情况、研究中心等。然后第一天晚上就进行了笔试!从六点到九点。

两项任务,一是给一篇四页的英文文章(记得是关于不同国家的教育建设的),写800字的英文summary;二是给一篇中英文夹杂的四五则材料,表达了对大学之用的各种看法;最后,写一篇1200字的中文作文,说出自己的体悟。

夏令营面试

7月5日是面试环节,主要是针对个人材料进行提问。我感觉交大高教院的老师都比较亲切友善,15分钟的时间全程微笑地看着我提问,心情顿时不紧张了。

先是自我介绍啦,然后问来GSE的个人优势在哪里,语料库很好为什么不去外语系(...感人),雅思不错为什么不出国(...感动),最近读的一本书(我作死说了高教院的《国际高等教育》,就是官网上一期一期下载看的;

老师问这是书还是杂志,我默默回答杂志,于是就被问,说说你对这本杂志的评价...,挖坑成功;之后我又回答了书籍的问题),还有家庭啦等等。因为我从小对老师这个角色有亲切感吧,一直以来老师也都挺喜欢我,所以我不太畏惧如此的交流面试。虽然交大高教院的录取比例令人颤抖!43个营员进11人!

高教院考核就是笔试加面试,其他都是学术报告、学术分享之类的,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并真切感受到:上交高教院是个潜心学术的好地方!国际会议,高端讲座,学术论文,严谨的学风又不失生趣,是有志于学术研究学子的不二选择。

因为自我感觉表现还不错,就静等消息,所幸好运降临。

北京大学

北大外院没有夏令营,我是通过九月末的推免录取的。

推免前准备

先是寄送材料(系统申请表、个人陈述、推荐信、成绩大表、学术成果、荣誉奖状等),也看了学院官网历史信息了解情况,比如各个时间节点、招收人数等。时间很紧张,记得是9月10号出的通知,17号截止材料,19号出结果,21号就面试。

18号那天生日也没过,自己在教学楼准备面试材料到11点关门,默默希望我能拿到资格去一次北大,去了也就没有遗憾了。19号上课就到面试电话通知,喜出望外,得知21一早就面试,赶紧20号坐高铁过去。

之前来过北京几次,这次独自前往面对未卜前途,心态也还好,当时已经拿到上交和北外的offer啦(所以建议大家选择心仪夏令营争取机会,是保研人的定心丸了)。

宾馆整理完行李后,去北大踩点,熟悉环境。

这里要说的一点,也是乔布斯在演讲中分享的connecting the dots.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backward. 你永远无法知道你现在所做之事对以后会有什么重要影响,即使这件事现在看起来微不足道。

在新外语楼踩点时,发现那布局和我之前实习过的环球雅思教室设置比较相似,21号面试前去教室看了一眼,六对一的阵势就仿佛国奖答辩的场景,这样的熟悉感使我的紧张情绪少了些许。

面试

21号面试那一天终于来了,我是第一个进去面试。

先是在隔壁教室给十分钟看一篇2页的阅读材料,难度大,讲的是anthropocentricism,教室全程录像,录像机和监管老师就在我对面盯着。

十分钟一到就去面试教室,面对六个老师接受提问。先是关于材料的问题,问了很多,比如总结大意,作者态度,词组句子意思等;后面又针对个人材料进行提问,全程英文。老师说时间到的时候,我毫无感觉,感觉十分钟稍纵即逝...

面试完我就静静地乘着阳光去逛了校园...

参加面试的是12人,最后砍了一半。50%的录取比率我当时看到还是有些惶恐,毕竟有几个好像是本校的,大多数都是北方地区的院校,还有两名男生(在外语系一般比较吃香)。开心的是过了几天也接到了好消息,耶!

感悟

一路走来,真的感谢父母、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面对各种选择我也纠结过,还记得大创导师的一句话,“哪里选择了你,就说明哪里适合你”。

虽然我现在对未来还没有明确规划,但我会一直做好想做的事,继续做梦,继续前行。最后,祝愿大家 心有所志 愿有所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