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华政学子保研北大国际法学院全过程分享:夏令营、申请材料、实习经历、笔试面试全攻略

基本信息

学校:某重点政法大学

GPA及排名:3.72/4.00 (7/102)

推免排名:2/102

语言:CET4-628、CET6-580

获奖情况:国家奖学金、综合一、二、三等奖学金、中金缘法奖学金、新华奖学金、连续三年校级优秀团员、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上海市“炜衡杯”九校模拟法庭竞赛一等奖及最佳辩手、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外研社杯校选赛最佳辩手、2018 Formosa Debate Open EFL组(英语非母语组)积分第五名、上海市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女子竞技49kg第三名

科研情况: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负责人、国家级和省级期刊论文各一篇

实习情况: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助理

入营offer: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未参加)、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未参加)

夏令营offer: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九月推免:未参加

最终去向: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

一、保研基本知识

1、如何获得本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2、如何获得接收学校的录取资格

3、如何准备申请材料

二、参营经历

1、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2、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3、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

三、小结

保研基本知识

1、如何获取本校的推荐免试资格

由于我的本科学校保研比例很小(2%),并且根据成绩排名也可以知道,我算不上是一个学霸,所以在获取本校保研资格上,我的经历可能对同为“保研边缘人”的学弟学妹们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由于各个院校的保研政策不同,所以通过对政策的把握来指导自己的努力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总体而言,推免政策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仅根据绩点排名来确定推免资格;第二类是绩点和加分项目各占一定比例,加分项目可能会有竞赛、科研、实践、奖学金、荣誉称号、语言成绩等;第三类是在第一或第二类的基础上,可能还会有保研考试,该考试的成绩也会在最终确定资格时占一定比例。

不管政策属于哪一类,绩点及其排名对于获得校内推免资格都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也是很多接收院校初筛简历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如交大凯原法学院基本只要各院系绩点排名前两名(当然如果院系人数较多名额会适当放宽),同时,对于院校采取第一类保研政策的同学来说,虽然不需要加分项,但是这些加分项的经历也会被接受院校决定是否给你入营资格或者录取资格时综合考虑。

院校大多会在八月底或者九月初公布最终的推荐免试资格,对于保研边缘人来说,由于暑假还不能确定是否能够拿到校内资格,如果同时还在为出国、考研或者其他考试做准备,在参加夏令营时就需要考虑到时间成本的问题,可以海投各大院校,但是需要有选择性地参加。

2、如何获取接收学校的录取资格

一般来说,有三条途径可以获取录取资格,分别为夏令营、预推免、推免(也称九推),相关申请和活动信息可以从院校官网或者保研公众号(如后保研等)中获得,三者所需的材料大同小异,考核方式也主要是笔试和面试(夏令营可能会有其他活动),其区别存在于举办的时间和可申请的数量上。

夏令营的时间主要是在6-8月,预推免是在9月,推免是在9月28日以后至十月底,夏令营和预推免的申请数量均无限制,但是推免仅可报三个志愿。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有些院校并不是三条路径同时开放,有志于这些院校的同学需要注意时间不要错过申请时间。如果夏令营的结果比如人大法学院,对于外校同学来说,要获得人大的录取资格就只能通过夏令营。第二,如果选择推免,需拒掉在夏令营和预推免中拿到的所有offer,风险相对而言较大,要谨慎考虑。

3、如何准备申请资料

申请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建议以下所有材料全部分类扫描好,以便打印,并且在邮寄材料时制作材料的目录及标好页码,以便招生老师审核。

(1)申请表

一般是在官网通知中下载空白表格,或者注册并登录账号后在网站上填写完毕后下载,填写的信息需要正式、准确、完整,比如填写政治面貌时,如果是团员就要写共青团员而不仅仅是团员,比如填写邮箱时,尽量不要使用QQ邮箱,而使用163、126、gmail等邮箱。

(2)中英文个人简历

简历的制作关键在于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同时需要大家多一点强迫症,注重细节,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第一,白底黑字,除了照片之外简历中尽量不要使用彩色;第二,简历分块列举,如分成五部分: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学生工作,且各部分均采取统一的时间顺序;第三,每部分的小标题和重点部分可以通过加粗来强调;第四,每行的起始位置(非顶格)保持在同一纵轴线上,每行空格的格数(非一格时)保持一致;第五,在写每一段经历时,尽量采取总分形式,如果是团队工作,需要突出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和所做的工作。

(3)中英文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可以看作是拓展版的简历,但在写的时候更需要详略得当,根据不同院校的特点着重突出你想要让招生老师注意到的能力和素质,重点可以用加粗下划线标出。同时,最后还需要加未来规划,明确表明自己的研究的意愿、方向、具体计划。就英文个人陈述而言,可以借鉴出国留学同学的PS,如果对自己的英语不是很自信,甚至可以找相关机构帮忙修改文书。

(4)推荐信

推荐信的数量大多要求是2-3封,长度在600-800字,推荐人要求是职称为副教授以上的老师(最好有一位以上为教授),且对你的情况较熟悉,如任课教师、课题或论文导师等。一般情况下,推荐信都是自己拟稿老师修改并签字,就推荐信的内容而言,需要注意两方面:第一,推荐信需要紧密结合推荐人与你的相处经历来反映你的某方面或几方面特质,最好能够结合实例,切记不可空泛;第二,所提供的几封推荐信内容要有不同侧重,最好能够从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反映你的整体素质。

(5)各类证明

主要需要提交以下几类证明:第一,在读证明;第二,成绩证明,包括成绩单、成绩排名证明、外语水平证明;第三,荣誉证明,包括各类活动奖项、奖学金、荣誉称号等;第四,实践证明,包括实践课题、实习等。

(6)科研论文

由于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有限,因此对不强求论文是否发表或者是否发在含金量较高的期刊上,但是如果有的话(除黑刊论文外)必定会锦上添花。如果没有论文的话,大创成果和案例分析也能部分程度反映科研潜力。

参营经历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同济的活动相对较为丰富,包括旁听参观校园、旁听研究生课程、去上海市二中院旁听知识产权庭审、参观中共二大及世博园中国馆。就考核而言,分为笔试和面试,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进行,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笔试一共是两个小时,包括中文笔试和英文笔试,中文笔试主要是民法的基础知识,灵活度不大,英文笔试是一道涉及法律英语的翻译题和一篇涉及实时热点(滴滴司机杀害空姐)的议论文。面试时间是15-20分钟,五个老师,两人群面,先中文再英文,先要求做自我介绍,故建议提前准备好1分钟和3分钟的中英文自我介绍,然后会根据自我介绍和简历对你提出相关。

如和我一起面试的同学是经济和法学双学位,被问到了“经济学视角和法学视角有什么不同?”,接着会问一些知识产权方向的专业问题,如“说说你最喜欢的知识产权科目是什么?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具体研究方向吗?”“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如何保护商标及其他商业标识的?”“刑法中有哪些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

其他生活化的问题大多要求学生用英语作答,如“你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介绍一下你的家乡”,但也存在“你的论文研究课题在中国法中有怎样的规定”之类的问题,总体来说,对于口语的专业化要求不是很高,主要考察的是日常沟通的能力。

同济知产是两年半学制,课程会在第一年结束。第二年可以申请英语或者德语的llm项目,由于同济与德国多所院校都有密切合作,因此如果德福能够考上16(4*4),则有较大可能可以申请到德国顶尖院校如慕尼黑大学,洪堡大学的llm项目;同济国知院是与WIPO以联合培养硕士方式合作的学院,因此,国知院每年都会有固定的且相比其他院校较多的去WIPO实习的名额,不过,实习的时间一般会与留学时间冲突,可能除申请延毕外无法兼得两者。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

中政中欧的夏令营时长三天,第一天上午报道,下午参观大使馆;第二天上午开营仪式,下午笔试,第三天面试。中欧对于英语要求较高,入营的同学大多是有雅思托福成绩,或者六级550以上,或者有出国交流经历,所以有意向的同学最好提早做好相关准备。

就考核而言,是中英文的笔试和面试,其比例为:考核成绩(100分)= 外国语成绩(含听力、口试)(20分)+专业课笔试成绩(40分)+专业课面试成绩(40分)。就笔试而言,中文笔试是两道案例题分析,一道刑法,即电影《我不是药神》原型陆勇销售假药罪,一道合同法;英文笔试是听力,有选择和填空。

就面试而言,面试是三对一的单面,时间大约在15-20分钟,首先需要做1-2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抽一道题且有一次换题机会,题干可能是中文或者英文,但是老师都会围绕题干用中文和英文对你进行提问和追问,中文笔试和中英文面试都已在官网的“招生通知和历年真题”公布,在此不加赘述。

中政中欧是三年学制,现已停招法硕,只招学硕。由于是和德国汉堡大学联合办学,因此在毕业时可以同时拿到两个学位证书。研一学习中英文的中国法课程,研二修读英文的欧洲国际法课程且在下学期可以去欧洲上选修课,研三上学期也可以选择去欧洲交换。个人认为,中政中欧法学院师资强大且干货满满,是一所性价比非常高的学院。


北大国际法学院

我参加的八月底的minicamp,为期两天,第一天上午开营仪式,下午是JD体验课程,讲座,答疑,旁观模拟法庭比赛。已经第二天是英文面试。就面试而言,是五对一的单面,时间大约为20分钟,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我介绍以及老师根据简历对你提问。

比如:你为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北大国际法?为什么不直接出国读书?大创中采用的符号学的研究角度和其他研究角度有什么不同?能不能介绍你的学院?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的模拟联合国经历?第二部分是根据前一天发的case(Broadvent v. Broadvent,主要涉及的规则是parental immunity)问一些问题,比如: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什么?法院的观点是什么,你赞同吗?案件中涉及到哪几个规则,为什么适用X规则而不适用Y规则(其实就是和先例做比较)?你觉得判决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如果事实A变成事实B,判决会有变化吗?

就北大国际法的准备而言,我认为较重要的主要有以下四点:

(1)好好打磨PS和CV,熟悉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并且通过Q&A的方式来预测所有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

(2)法律英语,推荐《英美法案例研读全程指南》、《最新法律英语读写全程点拨》。

(3)提前熟悉如何分析case,可以直接登录美国最高院网站或者一些经典的英文案例,进行IRAC分析(issue-rule-application-conclusion),可以加上counterargument和rebuttal;此外,在分析时,需要体现表达的逻辑性,建议总结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词组,《到法学院学什么》和以上两本书中都有较多干货。

(4)勤练口语,多模拟面试。

短短两天,让我对这个建院并不久的国法充满了向往和渴望,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我看着慢慢变小的深圳,心底的声音一遍遍响起,“我一定要来这里。”在9月4号收到level A(直接录取)的邮件之后,终于得偿所愿。


小结

由于自知并不算优秀且心理素质不强,这六个月的心路历程实在太惨烈所以并不想公之于众,但是我还是真心想说一声感谢,感谢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爸爸妈妈,感谢不吝帮扶的老师、学长、学姐以及同学们,也感谢虽然很辛苦但一直竭尽全力的自己。

“谁的人生都不可能一马平川,与其前途未卜时黯然伤神,不如把这条路认知成一场欲扬先抑的成长。”借用这句话与大家共勉,也祝所有前行路上的朋友们都能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