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保研成功案例:人大国学院文字学上岸全攻略


本科院校:某985高校异地校区

排名:4/100

科研成果:参与了一个国家社科和一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导师项目),自己主导了两个校内本科生项目;发表了一篇ISTP论文,获得一些校级科研荣誉。

英语:六级成绩480+

其他:参与国家及院校各级文艺竞赛,获奖30余项。

入营及复试情况:

夏令营offer:南大海外教育学院汉硕、南大文学院语言学、川大文新语言学、北师汉院语言学、上交人文语言学

预推offer:北师中信所中文信息处理、北大中文系语言学、人大国学院文字学、北师文院文字学、南开语言学、华师中文系语言学、北语语言学

最终去向:中国人民大学

保研建议:信息与人脉并重

保研是一场信息战,这点大家都听过很多遍。要获取夏令营和预推的相关信息,论坛和公众号虽然方便,但不一定及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定期查阅官网:院校官网、院系官网、研招网等,每天浏览一遍,虽然麻烦,但能第一时间获得相关信息。

此外,人脉也是保研路上的重要资源。除了关注保研相关论坛和公众号,还可以加入一些保研微信群和QQ群,保持活跃,和其他同学交流信息。这不仅能帮助你了解更多的报名和复习信息,还能遇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获得一些宝贵的报录经验和导师信息。

如果有机会认识到成功保送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尤其是直系学长学姐,那就更好了,他们的经验和资源可以给你很大的帮助

扬长避短:选择笔试还是面试?

笔试还是面试?关键是要了解自己擅长的考核方式。有些同学擅长笔试(复习时间充足,或者目标专业的相关课程开设较多),而有些同学擅长面试(语言表达能力强,科研经历突出)。当然,也有些人都擅长(这些人真的很牛)。因此,在选择报考院校时,要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式来选择。

不同的院校考核方式不一样,有的学校只考面试(如复旦中文系),更多的学校则是笔试+面试的形式。笔试部分可能会淘汰一些人,而有的学校则会综合考虑笔试和面试成绩。

我的建议是,在广泛投递的同时,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考核方式的院校,这样可以提高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选择院校还是专业?

有些同学有明确的目标院校,但更多的同学是选择广泛投递,以确保至少有一个保底offer。然而在后期可能会面临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难题。

我个人建议,如果你打算继续读博(前提是你和学长学姐沟通过博士毕业的难度,并且父母支持),如果院校不强但导师强,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如果你像我一样,计划先攻读学硕,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读博,那建议先选院校。

此外,如果你有明确的就业区域,也要考虑院校在目标区域的影响力。

文科生是否需要联系导师?

对于人文学科的同学,是否需要联系导师呢?根据个人经验,我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必须抓住正确时机。

人文学科的老师大多数没有招生权,在你没有确认参营或收到复试函之前,联系导师的意义并不大,这时你很可能会收到简单的“欢迎报考”或“好好准备”的回复,甚至有些老师根本不会回复。

最好的时机是确认参营或收到复试函后,这时候可以通过邮件预约导师面谈。如果导师对你有兴趣,在正式面试时可能会给你一定的帮助。

邮件的内容应简洁明了,介绍个人情况(如院校、排名、英语和科研等),并表达对导师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附上简历、成绩单和相关论文。

此外,切记不要给同一院系的多个老师同时发邮件,这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入营经历:人大国学院

人大国学院去年首次进行预推。我选择的是文字学专业,该专业较为冷门,相较于其他热门方向竞争压力小。入营的考核形式是笔试+面试+英语,笔试不合格的同学会被直接淘汰。

我的入营经历中,临时接触到了一些训诂学的复习资料,这些资料帮助我顺利通过笔试,成功进入面试环节。面试中,我详细展示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相关成果,得到了导师的认可。

总体来说,临时转向文字学方向并没有太大压力,反而帮助我在最终阶段成功上岸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