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是一条漫长的战线,个中滋味也只有保研er能够体会。保研不仅是对能力的考验,更是一场信息获取和应对策略的战斗。很多院系招生项目、夏令营简章等也将陆续公布。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资源或不了解相关政策,错失了关键机会。
这种“信息差”在保研竞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过保研不必过度忧虑,“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今天会重点分享以下这些资讯,方便有意向的同学全面了解:
1.什么是保研?2.选择保研有哪些优势?3.保研全程是怎样的路径?4.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保研资格?5.选择保研有哪些坑一定要避开?6.2025全年又该如何规划考研路径?用一篇文章,我们详细交流分享。
什么是保研?
我们常说的“保研”,其实是“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的简称,也称为“推免”。保研院校是指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条件,推荐优秀本科生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而无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即考研)。保研制度旨在选拔和培养具有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选择“保研”读研,有什么优势?
保研相较于考研难度较小 想读研究生,大致有两条路:考研和保研。考研在近几年已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全民现象”,急速上涨的考研人数也相应的带来了复试分数线的激增以及调剂难度越来越大,考研俨然已经成为了“二次高考”。
保研相较于考研可以拥有更多机会保研的学生可以同时投递多所学校,并在拿到offer的学校中择优选择,冲击名校的同时还有兜底院校。不仅是院校提升的机会,而且即使遇到瓶颈,至少也能保证有个学上,很多学校也都会给自己本校的学生保底。
而考研则只能选择1所大学,是“冲”还是“稳”则成为难题,风险无疑倍增。如果发挥不稳定,或是没有复习充分,可能没有上岸的机会,不少人便会选择二战或直接放弃读研.
近几年,各个学校的保研率不断提高,其中,北京大学保研率已经超过50%,华东五校的保研率也都在30%以上,使得统招人数被进一步压缩。目前,顶尖高校也越来越青睐于招收推免生。
例如,2020年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理论物理、高等教育学、统计学、企业管理等专业只招收推免生,保研则意味着有更多冲刺清北的机会!
相比之下,保研的成功率和上岸率会更高!不少高校的推免生在入学后不仅能优先选择导师,而且能享受更好的奖助政策。
另外,参加保研的同学,在夏令营招生中,获得优秀营员,还有以下几种“优惠”:①硕士研究生;②未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其第一志愿报考该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达到该专业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的,复试后,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综上所述,保研对于考研也有很大程度的帮助。
.选择保研可能是当下最优解 在高校持续扩招、本科毕业生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社会就业形势、个人求学愿景等等因素让近几年的“读研热”不断升温。同时,好的高校和专业名额有限,而且要求更加严苛,典型的“僧多粥少”。相较之下,选择考研=跟更多的人去抢更少的名额;选择保研=跟更强的人去争更好的学校。而保研是申请就读研究生中最吃香的方式,在高校内部,不同专业接收推免生的比例不同,但总体趋势是越好的专业更愿意招收推免生而非考研生,一些名校名学院的推免比例甚至达到了100%。
且推免生有着较统考生的具体优势,根据中国教育在线调查显示,近八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基础普遍较统考生更扎实;超过七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往往主动意识更强烈,在本专业坚持下去的概率更大;超过六成的招生单位认为,推免生的学习能力更强。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保研资格?
1.前几学期的成绩排名:不同高校对成绩都有一定的要求,一些高校要求专业排名在前30%,大家可以去查自己本科学校学院的保研率,也可以咨询本院学长学姐上一届的保研率、保研名额等作为参考。
2.科研竞赛:是否有参与过一些科研活动,并取得一些科研成果;或者是否参加过一些专业相关的竞赛等。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高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可以在保研综测中加分。
3.对自己在本专业的综合排名进行预估,是否能达到保研要求。相差不多的都可以考虑参加夏令营。
4.英语:四六级要尽量通过。有的高校要求同学必须要通过英语六级且达到一定分数,例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