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将近一半的省份,都已经经历过新高考志愿填报了。接下来的两年,还有一半省份将要经历新高考志愿填报。然后,全国就除了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之外,各省份都将按照新高考模式填报志愿了。那么,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会对大家有什么影响?
1 机会一
昨天的文章中,提到:新高考志愿填报,最主要可能带来的风险,就是报考范围缩小,调剂范围也变小,因此录取机会也变小了,就会增大掉档的可能。最明显的是专业+院校的填报模式,连调剂都取消了。以山东省为例,原本在老高考的时候,可以在本科批填报12个院校,每个学校后面可以填报6个专业,并且选择服从调剂,这样就相当于填报了这个学校里的所有专业,让考生对于每个专业都有录取机会。但是新高考的时候,却只能按“专业+院校”的模式,总共填报96个志愿。这样的话,报考的范围就小多了。这就说明,我们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是可以尽量满足自己的专业选择意向的。即使院校专业组模式,也会因为调剂范围减小,而增大了录取到意向专业的几率。这就是新高考带给我们的一种好机会。当然,前提是,我们需要做好规划,确定孩子的职业方向,再来确定报考什么专业。如果没有规划,也就很难确定专业方向,导致报考的时候没有章法,会同时报考很多专业,最终就很难说录取结果是不是理想的了。
2机会二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带来的第二个主要风险,就是热门专业分数上涨,很可能让你录取不到想去的专业,而是会被调剂到别的专业去。那在这种情况下,又会带来什么机会呢?那就是,有的专业分数上涨,说明这类专业报考人数增加,相应地就会使得有的专业报名人数减少,从而造成这些专业分数下降。这不就让有的孩子,可以通过冷门专业曲线救国进入到较好的学校吗?比如,浙江省2017年第一年按照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完成高校录取后,有的学校的专业录取分差就变大了,原本需要较高分数才能进入的学校,现在的整体录取分就降低了。还有一些211大学,原本录取线都是在一本线上的,但在这次新高考时,有的专业就低于了一段线(相当于以前的一本线)。这样一来,有些对于专业要求没有那么明确,或者说就是志在某些冷门专业的同学,就可以通过志愿填报,进入到原本上不了的学校,不是吗?这就需要分析数据进行预测,并且敢于填报那些原本高分的学校专业,才可能获得低分高就的机会。当然,即使这样填报,也还是希望大家做好规划,综合考虑,尽量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而不要仅仅为了冲击学校而全然不顾专业选择。
3机会三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带来的第三个主要风险,就是会让人不懂如何辨别学校而选错学校。由于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倡导大家首选专业再选学校,而且,新高考志愿填报中,高校招生都会合并在一个批次里,这就容易让人分不清以前的二本三本之类学校,就可能会有人为了专业,而不顾学校的选择,导致最终选了一些并不合适的学校。所以,很多省份在开展新高考之后,都有高分学生被录取到民办院校的案例。那么,这种情况,又给大家带来什么机会呢?那就是,既然有的高分考生不会选择学校,而进入了民办院校,相当于高分低就了,那就可以让另一些同学低分上位更好的学校。比如,2020年山东省608分选择了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民办院校)口腔医学专业的这位同学,本来是可以被青岛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录取的,但由于他填错了志愿,就导致这个机会留给了另一位同学。这位同学也是608分,但实际位次是低于进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的那位同学的。也就是说,如果那位同学在志愿填报中首先填报了青岛大学,后面这位同学就可能没这个机会了。但是,正是因为那位同学的失误,就给这位同学带来了机会。所以,如果你不会填报,确实就会错失一些机会。而如果会填报,则可以获得更多的好机会。还有一些同学,在新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填报不合理,会以本科分数掉到专科。这也说明,填报不合理,就容易产生风险失去机会,而合理填报,就可以抓住一些新的机会。
4机会四
新高考志愿填报中,还有一个机会,也是很重要的机会,就是你如果会选择学校的话,就可以低分进入一些实力强的学校专业。相反,有的同学不会选择学校,就会导致高分进入实力没那么强的学校专业,而且这些学校的专业录取位次,还有可能会在未来下降。相当于这些同学就高分低就了,就像是买股票,买的时候看起来价格合适,但后来就降价了。而另外那些同学,原本录取的时候分数较低的那些学校专业,可能后来还会位次上涨,那岂不就相当于买到了“蓝筹股”,等于是“赚了”啊?比如,如果要学计算机专业的话,你认为南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哪个更值得报考呢?大家可以参考教育部的学科评估结果:我对比了南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类专业不同年份在浙江省的招生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分数高低排名的格局是会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