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新高考志愿填报核心攻略:从专业分差预警到科学排序的避坑指南

今年和明年,15个省份将实施新高考后的第一届志愿填报,很多家长都关心如何从老高考数据预测新高考录取结果,以便知道根据孩子的分数能选择什么学校。我就来根据前些年其他新高考省份的情况,给大家做个分析说明。

1新高考录取结果的变化及原因

我见到过有些关于老高考数据换算成新高考数据的说法,但其实这样做是不可靠的。因为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变化,会使录取结果发生很大变化,使其数据难以被预测。以往的老高考是以院校为中心,学生填报时是先选院校再选专业。所以在填报时会先选择跟自己分数位次相当的学校——为了不浪费分嘛。因此,最终录取结果就是什么样分数段的学生进入什么样的院校,录取结果也会相对比较稳定。比如,看看山东省前三年的录取结果,山东大学在理科录取结果基本保持在8000名左右,文科保持在1600名左右。如果在这个位次之上的学生,在不愿意浪费分的观念之下,就很可能选择报考往年录取位次更高的学校。以此类推,在这个位次之下的学生,要么会冲一冲山东大学,要么就会选择其他基本匹配自己分数的学校。至于录取到什么专业,由于大家一开始都不能看到专业录取结果,也就没有太高要求了。因此,院校录取结果会基本保持稳定,专业分差也不会太大。但是,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下,考生就不再受到院校提档线的限制,可以只选择相关院校的某些专业(往往是比较热门那种),而跳开其他专业。这就会使得专业录取分差加大。热门专业分数更高,冷门专业录取分数更低。

2对新高考报考的建议

那么,今年的新高考志愿填报中,也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于大家都是按照专业来填报,而有的专业就可能成为“黑马”,让人难以捉摸其录取结果。另外,加上不同专业的选科要求,和各地选科情况的不同,也会增加最终志愿录取的变数。因此,这样预测录取结果是不那么具有科学性的,用各种系数来转换新老高考的数据,也是缺乏可靠性的。只需问一句:你那样转换的结果,万一不准确,按照那样的结果去填报出了问题怎么办?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不必热衷于探究录取数据如何转换,也不必去追求预测各个学校的录取结果,还是在所有的志愿填报选项中,从前到后拉大选择范围,敢于冲高,也要稳妥保底,并且对所有的志愿选项做好排序。这样的话,无论录取到哪个志愿,自己都能满意,就行了。重要的是,做好孩子的专业定位,然后根据他的专业方向,选择出一系列学校,需要的话,适当地扩展专业范围,选择一些非热门专业,以增加录取几率。参见:报高考志愿,为什么要先从专业选择入手?也就是说,我建议各位家长把精力和注意力更多放在孩子的专业选择和未来规划上,这样对于孩子的高考录取以及成长发展才是更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