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技能考试考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报志愿啦~那么填志愿时,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呢?这个问题一直让许多同学困惑~先做好职业规划!如果你已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比如未来几年想从事的工作、工作地点甚至具体到某家公司),那么想必“想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这个问题已经不会让你感到困扰,你只要按照自己心中的那个答案继续往下捋清志愿填报的思路即可。
下面我们先看一看网友们的投票情况
01
你会考虑学校所在城市吗?
会考虑,按照城市选择学校 53.4%
会考虑,更关注想去的学校 37.4%
不考虑,学校怎么样最重要 9.2%
02
优先考虑院校还是优先考虑专业?
选专业 5.4万票
选院校 6.2万票
一些网友的留言
@转角小飞侠:一定要优先考虑专业。学校、城市你要不满意,毕业了是可以换的,而且难度并不是很大,但专业一旦选错,后期想换成本很高。专业选得好,三本都可以逆袭。而名校毕业后混得不好的,大多数和专业没选好有关。
@凭羌:必须优先选院校,分数尴尬的时候,宁做凤尾,别做鸡头。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搞笑的木木:若有自己喜爱的专业且为文科,专业>学校;若没有自己喜爱的专业且为文科,学校>专业;若有自己喜爱的专业且为理工科,专业>学校;若没有自己喜爱的专业且为理工科,专业>学校;若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且实在不知道怎么选,就选热门专业。
@疯狂备考的慌张男青年:城市最重要,如果你为了一个好点的专业,去了一个没有那么发达、便利、开放的城市的时候,你会发现,几年的大学生活,会让你与社会脱轨,毕业后很可能会离开,这个城市的资源对你来说就作废了。
以上这些网友都是过来人,但对于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院校这个问题,大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各有各的观点,那么,到底该怎么选呢?
有统计显示,有不少的学生在上了大学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随着高职分类招考成绩的公布,志愿的选择也随之到了最后的精选确认环节。报志愿就像找对象,专业与大学好比是小伙及其家庭,两全其美最难得,美中不足是常态,纠结中怎样抉择?
大学很重要
其实,大学就如一锅汤,但是,不同的大学“味道”可是大不一样。只要在这里熬煮几年,这“味道”无论自己喜欢不喜欢,无论社会欢迎不欢迎,都会伴随你的一生。不管分数是高是低,此时选择大学的主动权还在大家的手里,千万要珍惜。如果等到被录取后,真的别无选择了。
特别是所选的那几个专业,是否代表了这所学校的名气和霸气?具体开什么课程,是自己喜欢的吗?同一大类专业里,该校的小方向是什么?(非常重要),就业率,就业去向如何等等,把这些事关未来的重要信息,都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抓紧吧!
专业很重要
专业意味着一种资质,即从事某一特殊行业所必须具备的资格。只有具备了这个资质,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从事这个行业。也就是没有认真学过这个专业的人,根本干不了,也不能干这个专业的工作。
大学所学专业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重要性还需具体分析。你可知道:专业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有适合与不适合,适合才是硬道理。什么才是适合的专业?
通俗地讲:一是自己想干的,即所喜欢的,能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不给钱也愿意干的。二是自己会干的,即所擅长的,也就是花同样的时间你总是比别人干得好,或者你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干得和别人一样好的。三是能干的,即能胜任的,经过努力也能干得了的,显然这已经是底线了。
虽说专业不等于职业,但是专业与职业密切相关,只是关联的紧密度有所差别。专业性越强的职业,专业与职业的关联度越高,特别是理工科。
优先大学? or 优先专业?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用标准除了学历门槛外,招聘基本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专业+学校+综合素质,即专业优先(一看专业,二看学校、素质)。显然那些专业性越强的职业,特别是理工科类更是如此。
二是:学校+专业+综合素质,即学校优先(一看学校,二看专业、素质)。那些专业性不特别强,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如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便是如此。
三是:综合素质+学校+专业,即素质优先(一看素质,二看学校、专业)。很多企业的综合性较强的岗位都是如此,这叫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报志愿就像找对象,专业好比是个小伙,大学好比是他的家庭,当然,两全其美才是最佳的选择,但是,美中不足怎么办?小伙优先,还是家庭优先呢?请先确定你的“选美”标准。
有的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理由:鸡头毕竟是头,凤尾毕竟是尾!
有的人,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理由:凤尾毕竟是凤,鸡头毕竟是鸡!
鸡头凤尾,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这属于个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你平时是哪种类型的人,喜欢做鸡头还是凤尾,这对你考大学报志愿时在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上也会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