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留学生暴跌40%,美国开学季遇冷,损失惨重!

从支柱到缩水

回顾近六年数据,美国国际学生带来的经济贡献从 2020-21学年的约338亿美元,一度在2022-23 学年回升至401亿美元,但2024-25学年预计降至 392 亿美元,2025-26 学年更可能进一步萎缩。学生数量也呈现同步下滑趋势, 2020-21学年的约70万人峰值,预计2025-26学年跌至约85万人以下。

作为美国第一大留学生生源国的印度,媒体甚至悲观预测,赴美留学人数可能暴跌70%。这种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留学生锐减的四大核心推力

 01 签证政策骤紧

今年5月27日至6月18日,美国国务院在全球暂停F-1签证面谈,直接冲击秋季入学计划。恢复后又新增社交媒体审查,不少学生被迫删除平台内容以规避拒签风险。

 02 签证预约一号难求

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等主要生源国的学生普遍反映,难以预约到签证面谈,时间成本大幅增加。 

03 签证发放量断崖式下跌

往年的5、6月是签证发放高峰,但今年5 月F-1签证发放量同比下降22%,6月更暴跌80%-90%,直接切断了学生的入学通道。 

04 旅行禁令持续扩容

特朗普政府将19个国家列入入境限制名单,且有消息称计划再增加36个国家,进一步压缩了留学生的入境可能性。


经济、学术与软实力三重打击

1、经济链条断裂:国际学生消费支撑着大量城市就业,15万学生的减少预计导致 6 万个岗位消失。经济学家测算,留学生每减少10%,美国高校就损失约30亿美元,对依赖学费的高校而言堪称 雪上加霜。

2、学术创新减速:国际学生是科研与学术交流的核心力量,其锐减将削弱美国在全球学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影响从实验室研究到跨学科合作的多个层面。

3、软实力持续流失:教育交流是美国传播文化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留学生减少直接削弱了其全球话语权。全球教育平台Studyportals 数据显示,赴美留学兴趣已跌至疫情以来最低,更多学生转向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双重夹击下的艰难处境

当前在美国的留学生及计划留美工作的群体,正面临政策收紧 + 高校受打压的双重压力,签证审查趋严、校园氛围紧张,甚至社交媒体内容都可能成为被审查的依据。哈佛、哥伦比亚等名校因意识形态问题遭政府调查、冻结联邦资金,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学生的不安。


这场冷清的开学季不仅是数字的下滑,更是美国高等教育全球吸引力衰减的缩影。当政策将留学生挡在门外时,其影响或许将持续数年,重塑全球留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