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站式教育服务
志愿填报
关于我们
香港 “抢人” 新动作:学额上限50%+IANG签证加持,2025申请党捡漏机会来了?

2025年香港施政报告的发布,在留学圈掀起了一场不小的波澜。其中,港府宣布将八大高校非本地本科生学额上限从40%提升至50%的政策,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

这一调整并非孤立的招生举措,背后是香港打造国际教育高地、争夺全球优秀青年的深远战略布局,也为内地学子赴港求学打开了更广阔的大门。


从数字变化中,我们能直观感受到政策的力度。一直以来,香港本地本科生每年约有1.5 万个资助学额,此前非本地生可招比例上限为40%,如今提升至 50%,意味着港八大每届非本地本科生招生规模将达到7500人,校园内本地生与非本地生比例将形成2:1的新格局。对于渴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内地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磅好消息,申请机会的增加,让香港求学梦变得更加触手可及。


事实上,这并非香港首次放宽非本地生学额限制。2023年,港府就曾将八大非本地生上限从20%翻倍至 40%,短短两年内再次上调,足见港府推动 “留学香港” 品牌建设的决心。

为了让这一品牌深入人心,港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投入4000万港元专项经费,助力八大高校开展全球宣传,让 “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 大型宣传计划走向世界。

启动 “城中学舍计划”,将闲置商厦、酒店改建为学生宿舍,切实解决非本地生的住宿难题;规划 “北都大学城”,把教育、科研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从学习到实践的完整平台。

香港还成立了 “留学香港专班”,联动教育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创科局等多个部门,以及高校、海外经贸办、驻内地办事处等机构,形成推广合力,同时推动高校举办更多暑期游学、高增值“游学香港” 活动,全方位提升香港留学的吸引力。


港府如此大动作抢人,根源在于全球少子化危机下的现实考量。当下,年轻人已成为全球稀缺资源,OECD国家平均生育率仅1.5,远低于2.1的世代更替水平,韩国生育率更是低至0.7,创下全球新低。

香港本地出生率也仅0.84,与日本同属 “极低生育率” 行列。对一座城市而言,年轻人不仅是校园里的学习者,更是未来科研、工程、医疗、商业等领域的核心力量。他们在城市定居,会带动就业、消费、住房、生育等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是城市保持活力的关键。谁能吸引并留住优秀青年,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掌握主动权,香港的一系列举措,正是为了在这场 “人才争夺战” 中抢占先机。


而香港留学近年来的火爆,也并非偶然,其独特优势早已成为家长和学生的重要考量。

在学术实力方面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座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无论是商科领域的顶尖资源,还是科研方向的先进平台,都能为学生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教育环境。在语言与制度方面香港高校采用全英语教学,颁发的学位全球广泛认可,为学生未来海外深造、国际就业铺设了顺畅通道。在政策配套上非本地生毕业后可申请IANG签证,获得两年留港自由就业时间,形成 “读书-就业-落户” 的完整路径。更重要的是,香港背靠大湾区,临近内地巨大市场,学生既可以享受国际化教育,又能便捷对接内地发展机遇,真正实现 “进可攻全球舞台,退可守内地市场”。


从40%到50%的学额调整,表面看是招生比例的变化,实则是香港抢滩未来的战略布局。未来十年,城市的竞争力将高度依赖优秀青年的聚集度,香港正通过打造优质教育生态、完善人才留存机制,努力成为全球优秀青年的逐梦之地。对于渴望拥有国际化视野、寻求多元发展机会的学生来说,这场香港留学的爆发期,或许正是抓住时代红利、开启人生新可能的重要契机。


1对1诊断:结合孩子成绩、性格、预算,精准匹配“最优国” 避坑指南:揭秘英美名校“隐形门槛”、加澳移民“潜规则”限时免费:前100名家长赠送“2026Fall申请时间轴”“扫码5秒,省心5年”——与其在信息洪流中盲目摸索,不如让专业团队为您的教育投资护航!